明朝当官那些年_第五十八章 振聋发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八章 振聋发聩 (第1/2页)

    中国历史上第一份报纸,不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唐代的官报,是由各地派驻长安负责呈进奏章和通报消息的进奏院和进奏官们分别向各个地方抄发的,当时通称为进奏院状报、进奏院状、邸吏状或报状。这种报纸,“数十幅书”,其中的记事,凡“数十百条”。内容以报道朝廷政事为主,如“某日皇帝亲耕籍田,行九推礼。某日皇帝自东封还,赏赐有差。某日宣政门宰相与百僚廷争十刻罢”等等。

    宋代的官报发布制度日益完备,邸报的名称开始出现。苏东坡的“坐观邸报谈迂叟,闲说滁山忆醉翁”,就以“邸报”一词入诗。邸报又称邸抄、朝报,由诸路州郡派驻首都的进奏官负责传发。他们按照各个时期不同的规定,每日、每10日或1月发报1次。邸报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书、起居言行、政府的法令公报、各级臣僚的章奏疏表、省寺监司等机构的工作报告和边防驻军的战报等。

    当然邸报这个东西就是后世所谓“内参”,渠道控制地比较严格。从宋朝开始,邸报的正本只发至各级政府部门的长官,长官以外的官僚和士绅所看到的往往只是它内容不全的抄件。

    与邸报这样的官方报纸不同的是,宋代出现了小报,是非法出版的非官方报纸。主要在首都汴梁和临安发行,刊期不定。小报这个词还有个别称,叫“新闻”。小报发表的内容就是政府没有公开的什么“朝廷机密”啦,据闻从宫中传出来的“只言片语”啦,人事任免背后的种种故事啦,总之大部分都是办报之人的臆测,却能引起许多反响。南宋时,小报上还常载有北方军民抗击金兵的消息和主战派官员反对议和的奏疏。

    所以小报的出版触犯了新闻泄漏的禁令,因而被统治者加上“撰造浮言”、“乱有传播”等罪名,受到严厉查禁。宋以后,直到今天,各代也出过类似小报的出版物,时人称为小本、小钞或报条,同样受到查禁。

    陈惇认为,不是百姓没有这个需求,而是非官方报纸一向遭到查禁,而官方邸报又是一种政治待遇,官员是不愿与庶民分享的。毕竟圣人都说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百姓没必要让他们直到为什么,所以一直没有诞生出一家面向普通民众的报纸。

    所以陈惇打算试验办报,先办一份学宫之内能刊印发行的报纸,然后以学宫的名义再向外面推广。

    作为一个后来人,他太清楚报纸的作用了,那就是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开启民智。不仅启迪知识分子,而且使普通百姓也有了获知新闻的权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也不再是一个口号。

    又可利益民生,又可掌握话语权,宣传自己的思想,陈惇在经过细致考虑后,出资购买了东大街的一间中型印刷厂。巧的是,这间厂子就挨着剪纸铺子,陈惇干脆让工匠将两间房间打通,购买了先进的印刷机器,和前任店主留下的印刷工人一起,琢磨办报的方式方法。

    报纸按陈惇的要求,要参照后世的模样,那就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创举,因为此时可以借鉴的邸报,完全是一个材料又一个材料的堆砌,没有分栏,也没有标题,更没有消息、通讯、评论等不同新闻体裁的区分。没有四开或对开的版面,邸报完全是手抄版,而且是抄在单张的纸上,或者装订成小册子,简陋地让陈惇摇头叹息。

    “我们印刷出来的是四开的版面,”陈惇比划道:“这样一面就是一版,每版有不同设计,大写标题区分……官方的公告性材料放在头版头条,底下邀请权威进行社评,第二页开始就自己采写新闻……”

    没想到排版、设计这些个问题很容易解决了,陈惇居然被技术问题困住了。

    “什么,你们还在用雕版印刷术?”陈惇完全不可置信道:“不是宋朝就有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了吗?难道我学了这么多年的历史都是假的不成?”

    “活字印刷?”这些工人比他还摸不着头脑:“谁用那方法啊,又费时又费力,最费钱!”

    在陈惇的思维中,雕版印刷对文化的传播起了重大作用,但是也存在明显缺点:第一,刻版费时费工费料;第二,大批书版存放不便;第三,有错字不容易更正。综上所述,活字印刷的优势在于,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单个活字,就可随时拼版,大大地加快了制版时间。活字版印完后,可以拆版,活字可重复使用,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间小,容易存储和保管。

    但他万万没有料到的是,如今大小书籍,几乎还是用雕版印刷术刻印,不论是书坊还是印刷厂,大家都认为雕版印刷术比活字印刷术好用。

    他一问之下才知道,活字排印会造成排字行距不整齐,乃至歪斜,甚至出现单字横置、倒置,字体大小不一样,并且笔画粗细不均的情况。由于活字版是一个个的单字排捡而成的,这种活字版不但边栏界行往往高出版面中的文字,而且文字与文字之间也有高低不平的现象,致使凸出来的地方着墨就重,凹下去的地方着墨就清淡。

    “各种材料的活字都试过,都不行吗?”陈惇一听倒吸一口气。

    “铜、锡、铅活字不易着水墨,木活字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