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六节 崇祯心思 (第1/2页)
第一卷风起于飘萍之末 崇祯十一年十二月十日,总督“天下兵马大元帅”卢象升向兵部、户部求援催粮未果,随即派军中赞画杨廷麟带书信赴京申诉。 十一日,宣大总兵杨国柱带领五千将士强行离开宣府,还有粮草、军械若干。 十二日,巨鹿、清河、正定、新河、宁晋五县遭天雄军强行借粮和军用物资等。 十三日,秦浩明带领五千天雄军铁骑离开赵县,不知去向。 十四日,鞑虏前锋一万铁骑在贝勒阿巴泰带领下抵达赵县,安营扎寨。 距离清河三十余里处,临近山东夏津,有宋代残余关隘。 关上有三块石碑,一是宋代砌路碑记,一为天雨庵塔石,上镌“天雨庵和尚之塔”。 一块“东南锁钥”残碑。东北半山腰处,尚存宋建筑天雨庵附屋四间。 关岭半腰及顶巅,各建一别致小亭。关岭两旁竹林蔽日,古木参天。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浩明请留步,这段时日受益匪浅,不枉此生!” 卢欣荣穿着青色直裰,头戴瓜皮帽,一副商人装扮。 “此战过后我便会折返临浦,这是我闲暇之余对海贸的一些看法,里面说的未必全对,伯玉权当参考即可。” 秦浩明掏出最近写的一些对大海和商贸的了解,林林总总十几万字,装订成册的小本子交给卢欣荣。 “家里的事情敬请放心,伯玉绝不辜负信任。” 卢欣荣郑重的把册子纳入怀里,对秦浩明翻云覆雨的本事,他现在是佩服的紧。 “愿意跟我们走的就带走,不愿意的也别强求。再说现阶段,我们粮食也紧张。 到了太平地方便让他们留下。来日让他们肠子都悔青,岂不更好?” 望着山脚依据行军队伍前行的八百多人,秦浩明劝慰卢欣荣。 概因为了留住这批人,卢欣荣可是施展了诸多手段,特别是受秦浩明影响,对技术人才格外上心。 “这是第一批,全部都是心甘情愿想跟我们过好生活。 有些犹豫的目前留在新河,一则让他们再考虑考虑。二则人太多扎眼。 到了济南府,沿着运河到江浙,速度快,再让熟悉线路的人过来接应。” 卢欣荣明显早做计较,侃侃而谈。 秦浩明笑了笑,拍拍他的肩膀,“保重!走好!” 卢欣荣点点头,双手作长辑到腰间,“保重!” 秦浩明站在山岗,望着八百人的队伍分成三列,渐行渐远…… 紫禁城,乾清宫,亥时。 崇祯穿着略显破旧的龙袍,背负双手在案几旁走来走去,眼角望着案上的一份书信长吁短叹,愁眉不展。 这是宣大总督卢象升以密奏的方式上传,并没有经过兵部之手。 抛开华丽辞藻修饰的言语,内容主要有三点: 一,弹劾杨嗣昌未拨付天雄军粮草。二,禀报下阶段军事行动步骤。三,举荐人才。 同时案头上也有杨嗣昌弹劾卢象升有不臣之事,同样有三点; 一,不尊军令,停滞与赵县。私自召集部属,二,图谋不轨。三,劫掠巨鹿、清河、正定、新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