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 无法承载 (第1/2页)
卓群把另一种高质量的生活带回了他原本贫寒的家。 父亲不吸烟,手表也旧了。 他就从京城为父亲带回来一块劳力士手表和两瓶茅台酒。 母亲为他卖了姥姥的金耳环。 他就专门为妈妈买了周大福的黄金三件套。 还有阿胶、益母草,以及和各类京城土特产。 而且他回来的当天晚上,就结束了全家的素食菜谱。 鼓动父母去了这个城市当时最高标准的四星级饭店——刚开业的高登大酒店吃饭。 跟着第二天,他们一家又去百货大楼买了新的彩色电视机。 只是买的不是二十九,而是索尼的三十四寸平面直角,花了足足六千多块。 同时考虑到母亲的娱乐需求的多元化。 卓群还强行做主又花了三千,给母亲配了vcd机,卡拉ok的话筒。 不得不说,没有花钱的不是,一分钱一分货啊。 用新的电视收看新开播的《儿女情长》,能让母亲产生看电影的感受。 恨不得坐在沙发上不挪眼睛的看上一天。 用如此高级设备唱起歌来,母亲的音乐素养也被直线拉升了一个档次。 只是这一下子,一万块现金撒手就没了。 卓群的父母高兴归高兴,但也真的心疼儿子的“血汗钱”。 于是俩人不但驳回了卓群希望全家能再度重游夏宫的建议。 对他想用剩下的四万块装修房子的主意更是嗤之以鼻。 反倒联手把他好好教育了一顿。 就像他小时候面临重要的考试,家里总要开个鼓励动员大会。 父母这次也是轮番上阵,纠正他的思想问题。 母亲唠叨话比较通俗。 什么“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 还有什么“连小动物都知道过冬储粮,你不能连动物都不如吧?” 而父亲讲的道理相对文雅。 就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或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至于剩下的四万块钱,卓群的父母是葛朗台附体,阿巴贡上身,死活都不肯再动用一分一毫。 最后全都送到银行存了死期,心甘情愿的接受被动贬值去了。 对此卓群相当无奈。 谁让他没法把自己真正的经济状况透露给父母呢? 而且他也知道,即使是父母真的知道了自己多么有钱。 可要想让他们一下子就改变长期养成的消费观念。 由勤俭节约变成花钱心安理得,也是不可能的。 这件事也就只能指望着慢慢过度,他们逐渐改变了。 但这方面还算好的,另一方面更让卓群难受的是。 已经习惯了高消费生活水准的他,已经不适应家里的日常生活方式了。 要知道,从缘由上来说,曾经的失败人生,给卓群心里留下较为明显的苦难后遗症。 他把自己命运的一切不幸和倒霉都归结于没有钱。 而这就是他这辈子追求财富,而且非要暴富的主要动力。 但同时,当他真的有了钱,品尝到财富的滋味之后,他对一般的小康生活便不再满足。 正如他父亲所说的那样,吃过一次海鲜的人,肯定知道白灼基围虾和水煮白萝卜的味道不一样。 享受过五星级饭店的干净入厕环境的人,也必定再难以忍受狭窄的厕所和累腿的蹲便池。 即使卓群自认为已经吃腻了海参鲍。 非常怀念母亲亲手做的手擀面、大拉皮、凉拌菜和小鸡炖蘑菇也是一样 一顿两顿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