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群芳谱_第三九一章 终章之天下归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九一章 终章之天下归一 (第1/4页)

    随着安禄山领安定军在南周腹地肆虐,最先崩溃的是滇缅。.

    滇缅一带在武帝时期,就被纳入大唐国土,随着杨硕谋反武瞾登基,滇缅最终投降南周。

    可滇缅毕竟距离南京太远,南周建国以來又一直忙着北伐,沒能够对滇缅进行有效的统治,导致当地土著的反抗规模越來越大。

    土著的反抗的目的,是想复国,滇缅一带本是效果无数,杨广后期尽数被灭,现在看到大唐分裂,一心复国的土著们自然趁势而起。

    仆固怀恩率兵攻打滇缅,有些土著妄图浑水摸鱼,暗中相助唐军伏击周军,开城献关,妄图祸水东引,让唐军尽早攻下滇缅而后北上云贵一带继续与周军交战,那样他们就有充足的时间复国了。

    可惜仆固怀恩识破了他们的意图,假意答应在先,借助当地土著力量三败高仙芝,便是南周引以为豪的玄甲精骑,也因战马被当地土著下了毒药而战力尽失,最终仆固怀恩将周军赶了出去收复滇缅一带,高仙芝领溃兵败退云贵集结防守,同时上奏南周朝廷,请求援兵。

    攻克了滇缅的仆固怀恩,并未着急攻打云贵,早在发兵之前,杨平安就有过吩咐,告诉他对付滇缅土著之策。

    人口大迁徙,这是杨平安所想到的,解决土著反抗的最好手段。

    仆固怀恩先领兵整顿滇缅,然后按军功将土地分封给手下将士,这就相当于把西域人迁移到了滇缅一带,与当地土著融合。

    然后开始治理滇缅,并不着急攻打云贵,虽然会给南周援兵机会,失去一鼓作气攻克云贵的机会,但却能够减轻在南周腹地活动的安定军的压力,而且也能够使得西域人更好的融入滇缅,并且提升他们的忠心,振奋军心。

    一心复国的土著发现自己被骗勃然大怒,立刻组织人手对唐军展开攻击和搔扰,早有防备的仆固怀恩轻松应对,而且刚刚分到了土地的手下将士为了保护自己的土地也是格外用命,因此土著的反击很快就被平息。

    大批土著皇室后裔被杀,更多的土著被俘。

    对于这些被俘的土著,仆固怀恩把他们组建了祈活军,直言他们谋反本应处死,但大唐皇帝仁慈,所以再给他们一个机会。

    将他们组建成军,只要立下足够军功,不但能免死,更能够向西域人一样,封百户得土地。

    同时在治理滇缅一带时,仆固怀恩约束兵马,对当地百姓秋毫无犯,东都又派遣了大批刚刚中举的年轻官员抵达滇缅,与当地官员联手治理滇缅。

    滇缅太过荒凉,相对中原來说,那绝对算是荒夷不毛之地,在官场浸银时间长的官员,自然都不愿去,去了只怕也会认为是被贬,搞不好破罐子破摔。

    但年轻官员不同,尤其是平民百姓通过科举高中的官员,他们品秩低,又沒有势力后台,去了滇缅还能够主政一方,将自身才华展现,不用担心被上级欺压嫉妒。

    若是做得好,绽放出耀眼光芒,很容易就被朝廷看到,从而调回东都委以重任。

    这是杨平安对这些被外放滇缅为官的年轻进士们的许诺,也激起了这些人的斗志。

    有想要一展抱负的官员治理,又有仆固怀恩的大军坐镇,随着那些想要复国的土著遗老遗少被杀的越來越多,滇缅逐渐进入了发展阶段。

    仆固怀恩在滇缅坐镇足足一年,这让南周猛然醒悟自己中计,南周已经在云贵一带集结书十万大军,严防仆固怀恩领兵进犯,这导致南周腹地的安定军面临压力减小,而且活动空间扩大。

    在这之前,由于周军对安定军加大力度围剿,安定军兵马一度减少到不足三万,更是几乎沒有藏身之地。

    多次遇险,若非凭借安禄山对危险的卓越嗅觉,几度在周军包围合拢之前杀出去,只怕安定军早就被灭了。

    就这样,在仆固怀恩攻克滇缅之前,安定军也成了丧家之犬,最后抢了处水寨,躲了进去。

    等到南周集结兵马屯守云贵后,安定军又开始活动了,而且一路上征讨江南匪寨以增加兵力,而后一路南下,似乎要攻打南周海外贸易的重要城市泉州。

    泉州是南周海外贸易的重要城市,每年为国库提供大量的税音,朝廷商船也是从这里起航,若是泉州被克,那对南周的经济來说,绝对是不小的打击。

    南周慌忙在国内抽调兵马,想要阻挡南下的安定军,可哪只安禄山虚晃一枪,待到周军在南方集结大量兵马想要阻截他时,他突然领兵北上,一路疾行,七战七捷,三次跳出周军包围,竟是向南京攻來。

    通过以战养战的方式,这时的安定军已经扩充到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