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风云1975_第18章火热年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章火热年代 (第1/2页)

    曲风想起凯恩,就想起了他进入越战前的那一年。

    在那个火热的年代里,一群热血青年在曲风与顾卫东两人的言语鼓动号召之下扒上火车背着语录就去了天安门、井冈山、遵义会址……

    就当他们一起在重走长征路的半路上却听到了一件事。

    它让这群年轻人愤怒不已。

    邻近东南亚缅国宣布实施国有化政策之后,马上就着手没收了所有侨民的财产。不计其数的企业被充公的同时还规定侨民不得拥有土地、不得领取营业执照,更不能往外汇款等等。

    占了绝大部分比例的东方侨民辛苦积累下来的财富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随之而来又是一场浩大的排华浪潮。数千人冲击华人居住区,实施烧杀抢掠,任意欺凌,团体、学校均被查封。旅缅数十万华人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冲击。

    同时,那些受到“指使”的民众,又冲击了驻外使馆等地,还杀了不少的同胞。缅政也出动大批军警逮捕了大量的华侨。

    红色政府随即发表声明,提出强烈的抗议,并宣布撤回大使。

    这时,从前在政府军打击下难逃失败厄运的缅共武装重新又在十多年后将分散于各地的人紧急集合起来。

    战斗开始不久就进入到了白热化的程度。由各种先进武器装备起来的人民军气势昂扬,队伍越来越壮大起来。

    在一些来自职业军人的娴熟指挥下,人民军过关斩将,缅军人马节节败退。

    ……

    就当曲风与顾卫东这些热血澎湃的年轻人听到了这个消息,说是缅国那边打起来了,而且战况十分激烈。

    人民军如火如荼的发展,给了这些热血青年以极大的启示。

    他们一听说已经有了好多人都跑过去参加了人民军心里更是着急。

    在打听之下知道那边现在极需人手,不管是什么人,也不论是什么成分,更不问高低贵贱,去了立马就可以拿起枪支加入战斗。

    枪支随便挑,喜欢哪种挑哪种,虽然没有坦克飞机,但轻重武器却是应有尽有。

    顾卫东年纪稍大曲风两岁,不过也才22不到,却对世界革命充满了极大的热情与向往。

    “缅国的革命就是世界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国际主义义务。”

    随后,这些人听说了在那里扛起枪也是代表参加了革命工作,算正式参加了革命,心里更是激动万分。

    在当时那批年轻人的心里只有军人才是最光荣的职业。

    从另一条长征路线上赶过来与他们汇合的杜建国更是唯恐天下不乱,有这等热闹他哪能不去。

    “既然在国内当不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