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桥上七世雪_第3章 萍水(3)同门相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章 萍水(3)同门相见 (第1/2页)

    推门进来的是个身着玄色素袍的少年,面容清朗,身形颀长,背着一个药箱,看起来是个杏林中人。

    “宋兄,你来了。”余忘尘见那人进来,立时起身,上前寒暄。

    莫叹雪看见他方才一直冷淡的眉眼,直到见到这个郎中,这才舒展开来,神色也坦然了许多,和对待这相国府中其他任何人的态度,都大不相同。

    而这个郎中在相国府里一副自在坦然的神色和动作,显然也是个常客。

    “哟,未曾见过二少爷单独留个姑娘在房内的,小丫头倒甚是标致啊!”宋庭秋打量着面前这个女子,他可以感觉出,这个人不是个普通的下人。

    他随父亲给相国府瞧病已有多年,职责之外,两人志趣相投,交往甚密,平日常来相国府走动。可惜,相国府的下人太多,小丫鬟们穿着打扮又甚是相似,他一向是分不大清这些人的。

    但是眼前这个人,即便穿着和这府里所有下人一样的衣服,依然可以让人看出来:她那张三分淡然,三分桀骜,三分深沉的面容,不是个普通人,更不是一个丫鬟会有的格局。

    余忘尘打趣道:“宋兄你是未曾见着这个小丫头,今日那副落魄乞丐的模样,怕是见着了,可就说不出标致二字了!”

    小丫头?莫叹雪心底暗自冷笑,若是他们知道自己存着百年的记忆而来,又该如何直视小丫头这个称呼。不夸张地说,她走过的桥,可能比他们走过的路还多。

    只是这人前病娇的二公子,在这个宋庭秋的面前,也有如此少年轻快的一面,这样她倒是也有点好奇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了。

    莫叹雪抬眼看了一下二人,跟余忘尘这样的人打哑谜,自然没有意思的,她大概猜得出官场中人的忌惮所在,势必是要先自报家门的。

    “小女子乃凉州人士,家中世代游医,祖父师承医圣,从小耳濡目染,学得一二,而后凉州兵变,又逢大旱,百姓多民不聊生,背井离乡四处逃难,家中上下在战乱中皆已亡故,我随着难民一路逃到肃都,沦落街头,有幸今日遇得贵人,不得已才出此下策,并无胁迫之胆,只求庇身之所。”

    莫叹雪直截了当地道出了自己的“身世”,这是她在来相国府的路上临时拼凑出来的,活得年岁久了,看过的事情多了,信口开河并不是什么难事。

    唯一的难事便是要心里默默算一下,时间是不是对得上。

    余忘尘听完她这一番说辞,踏着沉沉的步子慢慢腾挪到她的面前,他死死地盯着对方的眼睛,他的目光之中,是草木皆兵的狠厉,是少年老成的威严。

    此刻屋内一片肃静,他相信鲜少有人能在说谎的时候,丝毫不会心虚。

    这一点,就连他自己也练习了颇久。

    可眼前这个莫叹雪那双如水的眸子里,却还真是不起一丝波澜,柔软得让人不忍苛责,细细思索她的履历,的确是无可指摘:

    凉州,那是天宗皇帝出生和发迹的地方,大凉的国号也是由此而来。即便后来定都肃都,天宗皇帝始终对那个地方,抱有一丝与天下其他任何地方都不同的情感,能在那里走马上任的官员,都是栋梁之才。

    可惜,能人不忠才更是国之大患,国主更迭之后,兵变始于凉州,似乎也是情理之中,凉州的将领是有那个能力造反的,只不过,遭殃的却是当地的黎民百姓。

    近来肃都城内确实涌入不少难民,没有人知道他们先前的身份职业,照这么说来,一个身怀医术的叫花子倒在东市街头,偶然遇到了一位贵人,想要凭着一点看家本事攀高附贵,这套说辞乍一听似乎没什么问题。

    可是余忘尘却并不尽信,这套说辞虽然没有问题,但这个人有问题。

    一个家中上下亡故于战乱,一路从凉州逃难到肃都,寒岁里沦落街头几乎冻毙的小姑娘,怎么可能如此淡定而从容地说出自己这一路的艰辛?

    仿佛那些歇斯底里的哀痛,从来都没有发生在她自己的身上。

    两个人互相对视着,静默无声。

    半晌,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