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 绝杀 (第1/1页)
世上有千般人,万般事~ 有些人活着,确已经死了 秦王政六年九月二十一 李玉望着头顶,日月同辉 刚出生的太阳,照耀着一丝丝微弱光芒,证明着自己的即将到来,天空高悬的明月,则心有不甘的,散发着银光,显示着内心的不甘和倔强~ 李玉整了整衣物,第一次穿身的官袍,很不适应~松松垮垮~感觉专门为胖子所设计~ 秦川宫 今日早朝之地 当李玉抵达的时候,发现已经来了许多人 为首的是吕不韦,其次是昌平君,昌文君,等一众~ 李玉被内侍领到了第六的位置,也已靠前~再往上走,就得熬资历了~ 观察四周,身边基本上全都是年已半百,就是昌平君这些新生代,也都四十五往上~ 李玉站在人群中,很是显得格格不入~ 此次朝会主要讨论的是赵攻魏之事,秦国要不要插上一脚 吕不韦觉得没有必要,现在还不到秦东出的时候,这次出兵一点好处都没有~ 而老阴货昌平君确极力主张出兵攻赵,这也得到了蒙骜一帮将领的支持…… 李玉瞄了一眼昌平君,不知道他又在打什么歪主意~ 历史上的昌平君可把秦国,坑的不清,伤筋动骨的那种~李玉怀疑樊於期判秦,背后也有昌平君的影子,虽然没有证据~ 但不妨碍李玉对昌平君的猜想~反正坏事都是他干的~ 讨论没结果,只能先搁置 秦王政也不会太特立独行,集权这词,都是独尊儒术后的产物 在先秦时期,谁敢集权,谁敢跟着你干?大不了跑路~ 朝廷说到底,就是权贵们抱团取暖,各取所需,而王,则是权贵的代表 后世演变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都是一代代中央集权的产物 始作俑者就是坐在最顶端的秦王政,只不过现在他还未实现统一,没有那种野心~ 最后讨论的话题是嬴政提出来的,是关于建书院 因为现在纸张技术已经成熟,嬴政不想再拖 说着对身边近侍挥了挥手, 三位内侍手捧托盘而入,上面摆放着三种纸张,一种薄而柔软像宣纸,一种土黄色像厕纸,还有一种就是像李玉带来的a4纸,就是有点泛黄,但不影响使用~ “第一批纸张已经出来了,王弟觉得如何?” 李玉闻言也是不客气,上前一步,将三种纸张拿起来打量了起来,这三种纸张分别是竹纸,麻料纸,皮料纸,制造出来~手感不错~ 天下的人屁股再也不用受委屈了~ 李玉抚摸着这三种纸,心中忍不住感慨了一声。 “彩!” 李玉忍不住发自内心的赞赏了一声,他明白自己的第一步算是迈出了,至少在这个时代留下了自己的脚印,这个世界的史书必定会添上他的大名,而且未来有关于他名字的事情会越来越多。 而且会与秦国纠缠的越来越多。 “后续会陆续投入人手,明年年初便可大规模生产。” 吕不韦眼中也是泛着几分笑意,轻抚胡须,缓缓的说道。 纸张的出现对他而言也是好事,他的吕氏春秋完全可以以纸代替,放弃那些沉重的竹简,如此一来,吕氏春秋最大的弊端就此消除,除了自身的利益,这纸张也可以拉拢诸子百家的人。 “如此,那臣的步伐也可以加快了,书院建造在即,正好缺少一批老师,臣打算再建造一座容纳诸子百家学术的高楼,对天下读书人开放,以此吸引天下大才入秦,为秦效力!” 李玉闻言,不由得轻笑道。 “可。” 嬴政并未思索直接应道,这是先前就与李玉商量好的事情,无需询问群臣的意见。 何况此事对于大秦只有百利而无一害。 对嬴政而言更是好事。 成年礼在即,嬴政也需要刷几波声望,此事正合适。 昌平君目光闪烁了一下,忍不住看了一眼李玉,他很清楚此事一旦功成之后带来的影响力,对秦国而言将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七国都会因为此事而动荡,这天下读书人可不少。其实也有点佩服李玉的魄力,竟然真敢将诸子百家的学术容纳起来,汇聚一学宫。 就不担心诸子百家的态度?! 可不是所有的诸子百家都愿意拿出自己的学术供他人观看的,尤其是李玉这种方式。 但无论昌平君如何想,此事已经难以阻止了,李玉以大势压之,嬴政和吕不韦的态度明确,昌平君可没办法下绊子,也不可能去阻止。 很快,此事便是在和谐的气氛之中定下了。 众人开始商讨细节。 而身为主角的李玉却是轻抚手中的白纸,一时间感觉亚历山大,因为这玩意出现之后,李玉要写的东西就有点的多了。李玉看着手中的纸,心中嘀咕了一声,同时感觉自己身边缺人。 比如医家的人…… 时间缓缓流逝,众人聊的话题也渐渐开始深入,比如盐和铁器。 此事李玉自然不能置身事外,直接开口说道:“盐和铁器乃是国之重器,前者人身体无法缺少,每日必须食盐才有力气,后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发展速度,农业耕种都需要铁器制品,其次便是军队。 这两者臣以为必须掌控在国家的手中,定价生产贩卖等等。 此事,臣觉得应该与商贾合作,商贾虽然多有不堪,但他们有完善的贩卖渠道,完全可以利用起来,减少国家的投入……” 随着讲解,李玉也渐渐有些投入了起来,开始给众人普及经济知识。 这玩意,李玉绝对是领先这个时代无数年的大师。 “商贾用的好确实于国有利,但他们可不好掌控!” 吕不韦轻抚胡须,缓缓的说道。 “无须掌控,以利诱之即可,商人逐利,许以利益,他们自然会为秦国办事,包括其余诸国的商贾,建立商会的原因便是因为这个,一两个商贾的力量也许不足为虑,可若是将七国的富商全部汇聚起来,诸位可想过这股力量的可怕?” 李玉不急不缓的说道。 一旦真到了那一步,李玉完全可以利用经济战,不费一兵一卒玩死六国之中的三四个。 钱这玩意多到一定程度那是相当可怕的,绝对不比武力差多少。 “不怕养虎为患?!” 昌平君上前一步,忍不住对着李玉询问道,他也是被李玉的想法给惊到了,李玉还真敢想,且真敢玩。 “养虎为患?昌平君所言在理,可这世上无论什么都有双面性,用的好,商会便是一柄利器,于秦有利,用得不好,自然便会产生反效果,有伤国本,说到底还是看掌控的人以及这个国家。 至少目前阶段,我以为,此事对秦国利大于弊。 至于未来…… 未来的事情,当未来再说! 未发生的事情何须担忧,昌平君莫非觉得秦国连一群商贾之人都无法镇压了吗?” 李玉轻声的反问道。 还有一句话李玉没有说,那就是真到了那一步,李玉也不会手下留情,养肥了的鸭子不宰了想什么? 商会从一开始便是无本买卖。 秦国无需付出任何东西,因为秦国是国家,商贾只是商贾。 个人岂能与国斗。 听话也就罢了,不听话,换一批听话的人。 国家可不需要和商贾讲道理,国家只需要制定游戏规则。 规则内,商贾可以随便跳,规则外,跳一个杀一个。 这些话,李玉已经和嬴政吕不韦通过气了,得到两人的支持,李玉自然毫无顾忌,不介意群臣反对。 昌平君沉默了,没有反驳什么,跳的太狠,有违他在秦国的人设。 只是心中却是本能的有些不安。 他有一种预感,李玉这个商会未来会成为极为棘手的东西。 但眼下,他却无法阻止。 “此事已经定下,无需多言,这是寡人和相国的意思,王弟只是执行者。” 嬴政轻声的说道。 淡淡的一句话直接堵住了许多想要开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