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九章:皇庄试薯 (第1/2页)
酒过三巡,还是陈经纶先开了腔。 他起身近上前去,替王在晋满了一杯酒,问道:“先生此来,是不是上回托您问的事情,宫里有回复了。” 受了这杯酒,王在晋方才满意地捋起胡须。 “你也不是不知道,宫里已将心思,放在了家大业大的豪商身上。” “先是锦衣卫负责督办司,再又是让那选秀女回来的司礼监太监李实去管织造局…” 陈经纶还不止第二件事,闻言吃了一惊。 “苏州织造也换人了?” “你还不知道?” 王在晋点点头,冷哼道:“在诸多商人中,你还算知道晚的。其他人各处都有消息来源,宫里消息一出,他们就全都一清二楚了。” “眼下还仅是苏州织造,杭州织造、江宁织造,迟早都要换。” “我接了宫里的意思,主持这番薯一事。你说,是不是需要个听话的如臂指使?” 越听,陈经纶心中越是震惊。 “先生想要如何推行番薯?” “宫里才只是对番薯比较感兴趣,这份兴趣到底能不能转变成决定,这还要看你们陈家有没有诚意。” 言之于此,王在晋微微一笑,不再多说。 陈经纶眼珠乱转,起身来回踱步,想了半晌,才是决定和盘托出,成败在此一举。 “一夫耕田,亩产番薯,能在三十石以上!” 听了这话,王在晋神情一动,变得有些激动起来,须臾,他又平复心情,喝了口茶,静静问: “此话可当真?” “我陈家于闽地推行番薯十数载,岂能有假?”陈经纶下意识的道。 为什么王在晋忽然变得有些激动,因为他看见了彻底解决各地饥荒的机遇! 要知道,眼下亩产稻麦的确不是很可观。 据《河间志》卷三记载:“一夫耕田三、五十亩,亩收麦一石以上。” 此时南方稻麦两熟田的稻谷亩产,如吴江、昆山等地,亩收稻谷应两石,那么折合成后世就是亩产约三百斤。 《补农书》也载:“田极熟,米三石,春花一石半,然间有之。大允共三石为常耳。” 其上所说上熟之田,是稻谷“三石”、“春花一石半”。 那么,常田的稻谷产量就大概是亩产两石,春花亩产一石,合起来亩产三石。 这是南方,现下的北方,因小冰河期影响,荒地成片,百姓无地,被迫到处逃难,产量更少。 根据方志记载,明朝自番外引入番薯的人,不只福建的陈振龙一个。 除了他,还有吴川人林怀兰、东莞人陈益,自安南境内引入,但一直都是地方区域性,没能达到大规模推广。 万历末年起,陕西、河南、北直、山东、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各布政使司已经开始出现引入番薯的情况。 只不过,从引入到普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王在晋需要做的,就是劝说皇帝重视番薯,以朝廷政令的形式,开始试种,然后在大明两京十三省推广。 那么难点在哪儿? 既然番薯早已出现,却至今没有普及,肯定是有原因的,上疏给皇帝之前,王在晋下过一番苦工。 推行番薯解决饥荒,挡了某些人财路,但更大的原因,还是大部分的底层百姓根本不知道番薯的优点。 推广番薯,在地方上未接到朝廷明确政令时,对地方官员来说,都是一个损人不利已的做法。 大部分地方官都只是暂时种一下,缓解本地饥荒问题后为了避嫌,便鲜少再种。 毕竟,金学曾那样直接下令全省推广的人太少了。 王在晋明白,没有看到番薯真正的产量,还有皇帝明确的圣旨下达之前,番薯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