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一章 松江必无恙 (第2/2页)
应该姓黄,那我应该姓林?” 钱渊有点想吐血,又给前身背锅,陆树声的父亲当年入赘林氏…… “三岁看到老,从小就不修口德!” “砰!”陆树声手里的棍子狠狠砸在桌案上,连沉重的砚台都被震得跌落下去,“你还有什么可说的!” 说实话,钱渊到现在还有点懵,但看着老头眼里的怒火,他觉得什么都不说似乎不太好。 “与成……与成能活到现在……不容易啊……” 话刚出口钱渊就知道错了,连续退了好几步才发现老头居然没抄起棍子挥过来。 陆树声阴着脸好半响没出声,片刻后才低声问:“王民应是自己想调离?” 钱渊立即知道自己低估了对方的政治智慧,犹豫了会儿才轻轻点头,“沥港大捷,没了约束的海商变身倭寇,实际上浙江形式并不乐观。” 钱渊觉得陆树声今天的怒火来自于在小辈面前丢了人,但实际上他错了,来到这个时代快一年了,但他还不能理解这个时代的士子们的三观。 陆树声终于说出了今天怒气勃发的真正原因,“你能说动王民应调兵北上,对其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为什么不劝他?” “劝什么?” “当然是劝他留任!”陆树声叹道:“王民应离去,只怕浙江沿海要生灵涂炭。” “劝不了。”钱渊干脆利索的说:“王民应志大才疏,虽勇于任事,但一遇小挫,胆气全失。” “沥港大捷……” “就是因为沥港大捷。”既然都被戳穿了,钱渊毫不客气的说:“沥港被毁,汪直远走,倭寇四起,浙江渐有纷乱之相。” “俞大猷、卢镗北上连续取胜,苏州、太仓也有捷报,王民应不趁此良机脱身,难道继续熬下去?” 陆树声皱眉盯着面前侃侃而谈的少年郎,“你倒是口气大!” “如若不是我建议调兵北上,松江已是处处烽火。”钱渊泰然自若,“台州倭寇愈发猖獗,绍兴、宁波等地也多遭倭寇侵袭,俞大猷毕竟是浙江副总兵……” 看了眼面色不渝的陆树声,钱渊继续说:“倭寇之乱渐渐蔓延,有燎原之势,松江很可能成为浙江之外倭寇侵袭最频繁之地,所以我才有了迁居杭州……” “小小年纪想的挺多,尽是肚子里做文章。”陆树声哼了声,将桌案上一封信递了过来,“刚刚收到的。” 钱渊先看了眼落款,“俞”。 “俞总兵?”钱渊迅速浏览了遍,舔舔嘴唇,还想说些什么但一时没什么话说。 “新任浙江巡抚彭黯已经下令,俞大猷继续驻守松江。”陆树声嗤之以鼻,“你以为就你聪明?” 钱渊无言以对,还真没话说了。 其实钱渊决定迁居杭州的念头早就有了,和王民应升迁兵部右侍郎没什么关系。 钱渊不清楚历史上华亭县城有没有被攻破,但很清楚一件事,日后徐海就是以松江为根据地,四处劫掠,引发了那场王江泾大战,松江必定是四战之地… 但这些话明显这时候不能说出口。 “彭黯原任应天巡抚,总理江南税粮,但之前曾任兵部右侍郎。”陆树声慢悠悠的说:“嘉靖二年进士,自然不会做糊涂事。” “所以,松江必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