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汉_第四十一章 吟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 吟诗 (第1/2页)

    随着一曲《悲歌》,杜袭、诸葛亮、刘瑍皆变得神情哀伤,郁郁寡欢。

    桓彝见此说道:“既然杜兄以一首《悲歌》开篇,索性我们就一人一首吧。我先来。”

    说罢,身形略微摇晃的行出,看得刘景不觉失笑,桓彝为人严谨,最重礼节,很少有失态之举,如今这个样子可是不多见。

    孔子曾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即思想纯正,历来为君子所钟爱,因此桓彝选择了一首《天保》,出自于《诗经·小雅·鹿鸣之什》

    这是一首臣子祝颂新王的诗,希望周宣王登位后能够励精图治,完成中兴大业,重振先祖雄风。桓彝此乃借古喻今。

    之后轮到刘瑍,他也没有推诿,端着酒杯,白玉一般的面颊涂满红晕,只见他目光迷离地言道:“在下如今客居荆楚,便吟一首屈大夫的传世佳作《离骚》,以助酒兴。”

    刘景等人闻言无不面带讶色,屈原的《离骚》堪称千古之绝唱,在座之人无不耳熟能详,然而要说背诵全文,那是一个也没有,即便桓彝、刘景这样的荆楚本地人也做不到。

    盖因《离骚》全文多达三百七十三句,共计两千四百七十余字,这么长的篇幅,很难死记硬背,非记忆超群之辈不行。

    其实要刘景说,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楚辞》对当今士人来说不甚重要,属于可有可无之物。它如果和《诗经》一样贵为儒家《五经》之一,哪怕字数再多,也会有数之不尽的人背诵如流。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刘瑍用洛阳雅言徐徐吟着楚韵之《离骚》,倒是另有一番别样的风情。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刘瑍语速不紧不慢,声调抑扬顿挫,饱含深情,入耳动心。

    讲到口干了,刘瑍就暂时停下来,为自己斟上一杯酒润嗓,然后再继续,从始至终都给人一种游刃有余之感。

    刘景看着堂下滔滔不绝,旷达隽秀的刘瑍,心里不禁感叹连连,这样优秀的才俊之士,却是一个胸无大志的人,一心想要归隐山林,做个田舍翁,反正他是理解不了对方的思维。

    当刘瑍将《离骚》从头到尾,一字不差的诵完,室内立刻响起一片喝彩之声。

    刘景算了算,刘瑍前前后后用了差不多近一刻钟时间。

    诸葛亮持杯起身,绕过食案,行到室中央,对刘景几人说道:“轮到在下了,在下便吟一首《梁甫吟》,这是一首流传于齐鲁梁父山一带的挽歌,讲述的是晏子‘二桃杀三士’的故事。”

    在坐者皆饱读诗书,自然知道晏子“二桃杀三士”。

    春秋时期齐景公帐下有三员大将: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战功卓著,但也因此恃功而骄,对晏子多有不敬。

    晏子认为他们无尊卑之心,为避免日后造成祸患,便建议齐景公除掉三人。随后设计,赏赐三人两颗桃子,迫使三人发生争执,先后自杀身亡,由此兵不血刃除掉了三个潜在的威胁。

    诸葛亮环顾左右,以齐鲁口音吟唱道:“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这首挽歌本是对三位勇士自杀表示叹息,同时对晏子谗言毒计予以讽刺。

    不过诸葛亮独认为晏子绝非挽歌中描述的排除异己、谗害他人的奸臣,而是一位善于治国、品德高尚的贤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