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摊牌了,我是皇帝_第二百七十五章:喜报,沸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五章:喜报,沸腾 (第2/3页)

少年这句话当真不假。

    而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造反前的称号是天策上将、太尉、领司徒、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凉州总管、左右武候、大将军、上柱国、秦王世民。

    光看着这一连串的称号,你就可以感受一下身为太子李建成的恐慌了。

    这尼玛自己是太子,胞弟来了这么一大串的称号官职,而且还是大权在握,这换谁谁不慌?

    而这些官职称号加在一块也就是大唐国防部长加大唐教育部长加大唐河北河东战区总司令加陕西、四川、宁夏、甘肃四省的总长官加首都警备司令加特级战斗英雄。

    哦,对了,还有个秦王的爵位。

    不过这个爵位好像是在里面算不了什么的,毕竟上方的那些可几乎都是一些实打实实权官职。

    最夸张的还是那个天策上将,位在诸王之上……

    而且还能够开府,天策府是武官官府之首,在十四卫府之上。

    可以自己招募人才担任天策府的官员,也就是俨然是一副小朝廷了……

    这也就导致了玄武门之变几乎是必然会发生的了,无论是李世民还是李建成,双方之中总有一个要死的。

    这说是说秦王,实际上权力都快直逼皇帝了,更是压的太子睡不着觉了。

    要怪就怪李渊吧,但凡李渊不封李世民这个天策上将,也不会搞的太子那么难受,或者说李世民本身所立下的功绩已经是无敌了,大唐开国大半个天下是李世民打下来的这句话还真没说错,不封又不行。

    天策上将本身就和太子是极为冲突,根本就不可能共存,都是诸王之上的,怎么,并行吗?

    所以,玄武门之变几乎就是必然了,李世民不动手李建成迟早也会动手的,无非早晚问题,这两个人势必就是会争个你死我活的。

    毕竟对于李世民来说,这天下老子至少打下来一半,凭什么让给别人当?老子活该当大冤种?

    对于李建成来说,老子又没犯错,我爹是皇帝,我是嫡长子,这天下凭什么让给别人?老子难道当不得这个皇帝?

    这两个人根本就没有办法共存了,所以李渊就想要着将李世民外放,封去洛阳去,避免争斗,也跟李世民说,自陕以东皆王之,建天子旌旗。意思就是陕西以东就是你的天下了,你别跟李建成争,你们俩几乎就是共治天下了。

    虽然李世民比较愿意,毕竟这就是几乎共治天下了,都建天子旌旗了,也摆明了说陕西以东是他的天下。

    不过李建成不愿意啊,换谁谁愿意,好好的一个天下,分给李世民,谁会答应。

    所以,李建成极力的阻止李世民外放,更为重要的是现在李渊在,能压住李世民,可要是哪天李渊驾崩了,在洛阳的李世民要是带兵造反,他李建成拿什么去打李世民……

    这样,也就有了后来的玄武门之变了。

    当然了,不管李世民有着多么多的理由,他始终都是弑兄杀弟逼父退位,这件事是洗不脱的,不过一个帝王,不该看私德,而应该看功绩。

    换作是李建成赢了,那么李建成照样会是担负起杀弟的罪名来,都是一样的。

    而这之所以会造成如此的局面,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李世民太强了,强到了李渊开国没了他不行的地步,这才导致了一次次立下大功。

    若是换个人,是个外人的话,立下这么大的功劳,李渊可开心了,屠刀一起的事,外人算个勾八,威胁皇权就是杀。

    不过李渊这个人还是相对来说比较仁慈的,舍不得对李世民下手也舍不得废除李建成的太子之位,这才造成了这个惨案的发生。

    这要是个外人立下这么大的功劳,封无可封了,李渊早就一刀下去了,无非是背上个弑杀功臣的罪名罢了,像汉高祖看齐就是了。

    所以,封无可封实际上是个非常恐怖的事情,看起来是一个人的至高荣誉,可实际上那就是催命符。

    无论是朱高炽还是朱棣都是不愿看到有臣子走到这一步的,因为无论如何,在国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