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当官那些年_第六十二章 伟大事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二章 伟大事业 (第2/2页)

的太阳,大臣们惊异的脸色一览无遗。

    “哦对了,”陈惇道:“你们有没有什么文稿,可以投给我,我选几篇刊登在下一期的报纸上。咱们苏州还有谁是文章大家,有什么稿子,来者不拒啊。”

    王篆和林润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约稿?”

    此时书商向文人约稿也是很常见的事情,但没有报纸约稿的,陈惇就细细给他们讲了自己的规划想法,等十六版的版面出来,内容肯定不能单一,他就打算增设海外奇闻,还有小说连载,还有来稿选刊,总之要尽力满足市民的多元化阅读需求。

    “你们说,一篇原创的文字,稿费应该给多少呢?”陈惇有点苦恼,他应该早点给杭州的吴钩书坊去信询问的。

    其实古代,写文章,拿稿费,天经地义。稿费早已有之,“作文受谢,自晋、宋有之,至唐始盛。”在唐朝时期,润笔也就是稿费就已经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韩愈为大将军韩弘写《平淮西碑》,得稿费五百匹绢。当时一绢值两百文,一斤大米值一文钱,这可是天价了。

    陈惇原本以为古代的文人雅士,大都讲究清高,耻言金钱,对于索取稿费往往羞于启齿,后来才知道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比如苏州本地的大名人唐伯虎就把作品装订成册,封面上书“利市”二字,已经把它当作生意,文人们有学有样,常常能在街头见到这样卖作品的人。至于祝枝山,别人求字必须带着银子,他方才动笔,算是明码标价字画稿费。

    “稿费的多与寡,要看作者的社会名气。”林润说道:“有一个字抵得上黄金一两的,也有写一天下来只能混顿饭吃的,看你要请谁写文章。”

    “我已经想好了,大文豪归震川先生,”陈惇轻松道:“自己人……稿费啥的,好说,好说。”

    又听到陈惇说要开设海外版面,这几个人更加不解了:“海外奇闻,海外的事情,从何得知?”

    不怪他们对海外孤陋寡闻,而是苏州本地不同于广东福建这些地方,苏州港口太小,且织染局同西洋、南洋商人交易,只有码头一个地方,不许百姓接近,更不许交流。百姓只看得见金发碧眼操着一口鸟语的外国人,都当是稀奇来看。

    而且此时的风气,官方对郑和下西洋已经定性为“劳民伤财之举”,自刘大夏焚毁海图之后,再没有官方船只出海贸易,只能籍由百姓私自出海贸易。海外的许多见闻,大部分是由这些常年在船板上的水手当做奇闻趣谈来讲述。

    陈惇增设这个版面,一是要通过这些“奇闻趣谈”,增加百姓对海洋的了解,海洋之外,有什么?存在着怎样光怪陆离的国家和人民?二是要渐渐扭转从民间到官方的一种思想,并不是走投无路才能出海,并不是出海就无回头路;他要让所有人明白海洋上为什么危险和财富并存,为什么倭寇会常年侵略沿海,为什么禁海会引起这么大的反抗——这一切,百姓都应该知道,他们有权利知道。

    宿舍四人组,加一个外援陆近潜,已经投身于开启民智的“伟大事业”中了,他们可以称之为“轰轰烈烈的事业”,可以称之为创举的报纸,很快就被舍管老师发现了,当然这位老师还没来得及细看,就要参加一个张经组织的大会,这个会议自然是要讨论如何“更加严厉地管束学生”。

    张经还在声色俱厉地讲述学生不严加管教的为害,这位老师已经被手中这份独特而前所未见的的报纸吸引了全部心神,待看到最后一页的文章时,竟不由自主拍案叫绝起来。

    “诸位教工,”他站了起来,挥舞着手中的报纸,激动道:“我这里有一篇好文章,你们都应该听一听,当然,张总督也应该好好听听。”

    “凡今必欲做官,必欲科考,必欲读书,乃教子曰:书中自有黄金屋,富贵必从读书得,是诚然也。然读书则必做官,必富贵乎?”他不待众人反应,慷慨激昂地大声念诵了出来。

    待听到“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一句时,连学政都倒吸一口气,低声问道:“这是谁的文章?”

    又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句,满堂私语,几乎都在道:“这一句,可谓直追苏韩!”

    等到最后一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一句出来,百十名教职工全都被震动了,纷纷询问道:“这是哪一位文章大家?”

    “真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众人都赞道:“文章千古事,文章千古事!”

    “辞气湛然,自始方为贵。”学政不由自主站起来,结果报纸又细细看了一遍,全然不顾台上的张经已经气得脸色铁青。

    “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王夫子也暗暗点头,竟不由得长叹一声:“沉迷八股久矣,再听闻这样的好文章,真有以水渥面之感!”

    “绍兴陈惇——”学政的目光凝在了作者名字上:“陈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