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课文学历史_第三百六十三章 学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三章 学车 (第1/2页)

    原本唐宁觉得像自己这样的老司机,开车绝对没有任何问题,但在他了解了一下民国司机要求之后,颓然发现自己还是得学习一下的,因为在民国开车有很多与现在不同的注意事项。

    首先,民国时期对于汽车的各个零部件的叫法就跟现在不一样。比如方向盘在当时叫“转向舵”,刹车片在当时叫“刹车鞋”,手刹在当时叫“手拉刹车杆”,点烟器则被叫作“点烟电火”,还有那些大大小小的储物盒,则被称为“零物房”。这些叫法在今天看起来都很怪异,即使对汽车再熟悉不过的司机,听了这些奇特的名词也会一头雾水。这个还没完,民国时期,货车、客车、公交车才会被称为“汽车”,而六个座位以下的汽车则被称为“摩托”。至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摩托,在当时被叫作“脚踏汽车”,简称“脚踏车”……有没有被绕晕?也就是说,你不是去学“开汽车”,而是去学“开摩托车”……

    然后就是唐宁觉得自己最有必要学习的“手号”。这个所谓的“手号”其实就是开车时候的手语,因为在这个时代,汽车大多没有转向灯,拐弯的时候,司机得把手伸出窗外,用特定的手势提示后面的司机。比如说你想右转,就得把右手伸出窗外,小臂平伸,手部在空中顺时针画圈,后面的司机看见了,就知道你是想向右拐弯;如果你想左转,就得把左手伸出窗外,同样的小臂平伸,手部在空中逆时针画圈,意思是告诉后面的司机,我要往左打方向了。另外还有刹车的手势、减速的手势、倒车的手势,这些手势统称为“手号”,是民国时期的司机上路前必须学会的课程,否则根本就上不了街......

    另外学车的过程也很奇葩,不像现在直接到驾校在教练的指导下开教练车,而是一辆车被四个千斤顶架住,四个轮子离地,学员就在这一动也不动的车子里挥舞方向盘……哦不,是转向舵。原来,那时候的汽车没有倒车雷达,没有转向助力,刚学开车的朋友根本控制不了,搞不好把刹车当油门,一头撞到墙上,或者倒车的时候对距离判断失误,撞伤或者撞死驾校里的其他学员……

    最后就是交通规则,要点是限速,因为当时路况不好而且城区人口众多,以上海为例,英租界和老城区的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5万人,碰上大型节假日,开车上街无异于自杀。所以按照规定在上海法租界车速不能超过每小时20英里,否则罚款。杭州、武汉则规定汽车速度在城市内每小时不得超过15英里。时速15英里,也就是每小时24公里,超过这个,就要罚款。

    据记载,1933年,郁达夫去浙江旅游,从朋友那儿借了一辆汽车,从杭州开到富阳,行程42公里,路上花了两个小时,平均时速21公里。然后他又从桐庐开到杭州,行程90公里,下午3:30出发,晚上7:00抵达,路上花了三个半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